VOCs種類繁多,來源廣泛,成分復雜,單一企業對VOCs防治工作可能面臨積極性不夠、資金和資源不足等問題。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,VOCs的排放源中化工企業(有機化工、精細化工等企業)的排放量居全國工業VOCs排放源位。
化工企業中VOCs的產生主要有兩種形式:
一是生產工藝中產生的廢氣排放,排放氣體中的污染物與化工生產工藝過程和工序工況條件有關,種類多且性質差異較大,這種排放有組織性,排放量可以估算。
二是通過其他環節揮發產生,產生的VOCs由于具有很強的擴散性和反應活性,能夠在一定條件下經過各種復雜的化學反應發生轉化,該類形式產生的VOCs的排放量無法準確估計,產生源的分析也存在困難。
不同化工企業中VOCs組成成分、濃度和氣體流量均不同,因此在處理技術的選擇上需靈活運用。而且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VOCs均以混合物的形式排放,由此采用組合治理技術,既能實現污染物的達標排放,同時降低了污染治理的費用。
光催化氧化技術是空間內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凈化受關注的技術,其可在室溫的條件下利用紫外光降解有機污染物,將其轉化為無危害的二氧化碳和水。
等離子體技術則可以和催化相結合,能夠大大提高VOCs的脫除效率,以及能量效率,是新型的VOCs無害化處理技術。
生物處理技術則有希望代替燃燒法和吸附法廢氣處理技術。